14日,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完成。大冶市“00后”公务员王磊(化名)成功捐献27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为华东地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。这位24岁的年轻干部成为湖北省第715例、中华骨髓库第1989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![rBEBi2f9lOSAe5slAAEzlelFc68233[1].jpg](./W020250418636357797122.jpg)
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
热血青年 为爱逆行
当天上午8时,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。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特殊医疗室,王磊平静地躺在病床上,血液通过导管缓缓流入细胞分离机。这位2024年度“平安大冶建设先进个人”获得者,双臂连接着循环管路,鲜红的血液从右臂流出,经过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后,又从左臂回输体内。
“能帮助素不相识的患者重获新生,是我的荣幸。”王磊说。这位2001年出生的年轻公务员,毕业于北京某重点高校,现在大冶市某单位工作。早在2019年大学期间参加无偿献血时,他就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。今年2月,当接到配型成功通知时,正在推进重点工作的他立即调整计划,全力配合捐献流程。
爱心传递 全家支持
“配型成功率仅十万分之一,这既是缘分更是责任。”王磊告诉记者。得知消息后,他戒掉了咖啡,坚持每天游泳增强体质。起初,母亲吴女士因担心儿子健康有所顾虑,但在查阅大量医学资料并咨询专家后,全家人转为全力支持。
“孩子在做救命的大事,我们骄傲都来不及。”14日清晨,王磊父母特意从大冶赶到武汉陪护。采集过程中,黄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王永久专程前来慰问,称赞王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。
![rBEBi2f9lOKABA6OAAHEfOPPhqk887[1].jpg](./W020250418636357824241.jpg)
市红十字会领导看望、慰问王磊
生命火种 重燃希望
下午2时10分,历时4小时10分钟的采集顺利完成。随即,这袋“生命种子”由专人护送,搭乘最近航班送往患者所在医院。当天,王磊还收到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:“您不会听到我化疗呕吐时的呜咽,却愿为陌生的我忍受针管的疼痛;您不曾见过我蜷缩在无菌舱的孤寂,却用热血为我筑起生命的堡垒;我们甚至永远不会相见,但我的血液中将永远流淌着您的温度。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每天又能吃到爱人烧的可口的饭菜,每天又能听到女儿琅琅的读书声,每天又能听到父母的唠叨。而这一切平凡的幸福,都源自您那个勇敢的决定。”
当被问及想对受捐者说的话时,王磊眼眶微湿:“风雨过后总有彩虹,请一定要相信,跨过这道坎,前路必定是阳光普照的坦途。”王磊的话让现场医护人员为之动容。
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数据显示,“00后”捐献者占比逐年攀升:2021年李鸿阁成为首位“00后”捐髓者,2024年该群体达20例。目前“90后”“00后”已成为捐献主力军,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注入青春力量。